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

小時候父母堂告誡我們,世世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,只有自己[一分耕云,一分收鑊]。但長大了,發覺了世界並非如此…真的有可能一分耕云一分收鑊嗎?

很難呢!我中學時代的經驗,即使是田徑校隊,在校內陸運會比賽上有時還輸給那些藍球隊和泳隊。自此之後,我不再相信一分耕云一分收鑊,即使我在田徑放了較其它校隊更多afford,但回報不是相對的,但如果不繼續練習,連剩下的收鑊也可能會消失,所以我有如此見解:
一分耕云不一定一分收獲,但是不耕云就一定沒有收獲。
現時香港人上班也不是這樣嗎?即使上班有多勤力,甚至進修(時間與金錢)增值自己,只是想有相對的回報(fair return),可惜事不盡人意,投入(put afford)就這麼多,升職(return) 就從來沒你份,我想大家也認同吧?特別是我們這些年青人一代,認同可能更大。

但到了大專,想法也改變了,我有次發覺付出與回報的公式同中四學熱(heat)的公式也相似的,eg.:
液態---->氣態 +轉換成為氣態的能量(latent heat)+能量流失往周圍(energy lost to the surrounding)

現實我覺得是這樣:

付出努力---->相對收獲+ 其他隱藏收獲+ 付出的努力(時間) 流失往周圍

套用例子:
1. 努力打工-->升職加人工+ 經驗,人濟關系+ 努力流失在其它地方(eg. 情緒同時間分配 得不夠好)
我們做人不能只注意眼前的回報,有時當前的努力與眼前的回報沒有成正比,可時有很多隱藏回報其實在你的身上累積了。努力的流失會隨著自身的提升(人格與經驗)慢慢改良而流失減少,令日後的收獲更多。

投資其實也一樣:
2.投資--->回報+經驗與經濟政治的見解+誤信他人分析/自己用錯方法分析/錯誤見解

其實上天也很公平,只是你看不到它給你的隱藏回報,香港人何必常帶著負面情緒,自怨艾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